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5、人之所助者,信也。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9、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1、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4、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5、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1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7、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8、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19、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2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4、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6、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7、一阴一阳之谓道。

28、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3、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4、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8、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9、潜龙勿用。

40、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41、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42、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43、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

4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4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46、天地闭,贤人隐。

47、蒙以养正,圣功也。

48、君子以果行育德。

49、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50、君子以作事谋始。

易经名句名言1

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5、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6、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7、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9、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12、《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1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8、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2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2、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人生感悟,其臭如兰。

2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26、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名句名言2

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4、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5、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6、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8、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9、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0、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1、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13、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君子以懿文德。

16、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20、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2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3、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6、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27、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2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0、君子以作事谋始。

3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3、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34、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7、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8、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3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0、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41、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被奉为儒家六经(国学经典)之首的《易经》“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自强不息”的人生之道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易经》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易经》强调,人应“与天地合其德”,“人道”应符合“天道”。由此生发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易经》所倡导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刚健”。“刚健”即刚强、雄健,它为《易经》所推重,频繁地出现在书中各处,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不陷”“动而健,刚中而应”“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必须指出的是,《易经》所提倡的“刚健”,并不是指那种没有限度的刚强。根据其“极则反”的思想,刚强过头就容易折断,因而“刚健”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亦即它所强调的“刚中”“刚健中正”。

第二层意思是奋斗不已。《易经》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杨都可以“生梯”“生华”(《易·大过》)。《易经》以64卦象征万事万物,而64卦的排列顺序却有些令人费解:“既济”排在第63位,而“未济”则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个卦位。其奥妙与深意乃在于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开放系统,因此人也需要不断进取。

《易经》还认为,即便身处困境,人们仍须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兑”下“坎”,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下,即意味着泽中无水,因而泽中生物处于困险之境,故名该卦曰:“困”。《易·困·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便是要求人们在困境中不能丧失信心,而应奋斗不息,甚至舍弃生命以求实现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追求,不仅是指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明时”“变通”的处事法则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颇为不易,故而《易经》在处事方面提出了“明时”与“变通”这两条重要法则。“时”在《易经》中屡被叙及,例如,《乾·九三》曰:“与时偕行”,《乾·上九》曰:“与时偕极”,《丰·彖》曰:“与时消息”,其他还有“时发”“时变”“随时”“对时”“时义”“时用”等等《易经》中的人生哲理与智慧《易经》中的人生哲理与智慧。《易经》认为,处事要“明时”,务必考虑到“时”的因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明时”观念给我们以多重启迪,其一,做事要合时宜。要认清时势,识时而行,顺时而为,做无愧于时代之事。其二,做事要讲时效。要珍惜时间,讲求效率做有益且有效之事。其三,做事要重时机。时机,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增加了胜算、靠近了成功。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能成功。

“变通”是《易经》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易经》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易经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易经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易经本义》)其次,从《易经》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易经》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 -”“—”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易经》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易经》的变通思想建立于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易经》对著名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易经》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寓意隽永的“警世通言”

《易经》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励之语,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兹举数例如下。

“亢龙有悔”。《乾》卦中,以龙来比喻君子,从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龙”从潜伏到现于田、跃于渊、飞于天以至到“亢”的极高的过程,以此来比喻人的事业由小到大,地位从低到高的境况。值得注意的是,“龙”从潜伏到飞于天,其爻辞或为“无咎”,或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时,却出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推断。悔即有过失、不幸的意思。为什么“亢龙有悔”?《易·乾·文言》解释说:“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因此“亢龙有悔”带给我们的训诫是:第一,人居高位时,易脱离群众,出现“高而无民”的情况,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权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会“高处不胜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与成功、名气、鲜花相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成为“有悔”者,宜警之。“履霜坚冰至”。履,践也,人在履霜之时,寒冬将临,坚冰将至《易经》中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国学智慧。这句话表面说自然,实际论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动诠释了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对此,《易·文言·坤》予以进一步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渐”和“积”这两个概念,并进而提出“知几”的观点:“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便是警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谦,亨,君子有终”。在这里,“谦”是指谦虚,“亨”是指亨通,“终”是好结果的意思

说明只要谦,就能亨通获得好的结果。《易经》分别从天道、地道、神道、人道来说明“谦”的道理:“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翻开历史长卷:商汤、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谦卑谨慎、礼贤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赢来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商纣王、隋炀帝等人因骄横专断,暴虐臣民,致使强盛的王朝毁于一旦。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而终成大业;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断送前程。这是《易经》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

声明:①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实用性请自行考量,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请知悉。②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