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少量的练习,你就会发现用第三人称进行写作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学术型文章中,作者往往需要避免使用“我”或“你”这样的人称代词。而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第三人称也包括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客观视角和部分限知视角。下文中将告诉你怎样在不同的文章中使用第三人称。

步骤方法 1 的 5:在学术型文章中使用第三人称

1在所有的学术型文章中都应该使用第三人称进行写作。[1]X研究来源第三人称是从外部视角进行阐述,因此看上去更客观。在学术性文章和专业文章中,客观性会让坐着看上去更可信,没有偏见。第三人称代表了“外部视角”,一般会用到下面的人称代词:他,她,它;他的,她的,它的;他自己,她自己,它自己;他们,她们,它们;他们自己,她们自己,它们自己。[2]X研究来源另外人名也可以用来表示第三人称。例如:“史密斯”就不这么认为。根据“他的”研究,早期关于这个项目的结论是错误的。

2不要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是通过作者本人的视角进行阐述,第二人称则是从读者的视角进行阐述。第一人称代词包括:我,我的,我自己,我们,我们的,我们自己。第二人称代词包括:你,你的,你们,你们的。如果在学术文章中使用第一人称,听上去会显得片面而主观。换句话说,读者有可能会认为作者阐述的内容是有偏见的,混杂了个人感情的。例如:注意下面两句话的区别,第一句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第二句使用的是第三人称。“虽然史密斯是这么认为的,“我”还是觉得他的论点是错的。”“虽然史密斯是这么认为的,相关领域的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使用第二人称的问题在于,会使文章看上去很有指控性。看上去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读者的身上。例如:注意下面两句话的区别,第一句使用的是第二人称,第二句使用的是第三人称。“如果现在你依然持反对意见,那你一定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些事实。”“那些依然持反对意见的人一定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些事实。”

3主语尽量宽泛。有时候文章中会提到一些不特定的主语,很容易会想用“你”来代替。这时如果用一个不特定的主语会更合适。不特定的第三人称代词包括:一个人,任何人,所有人,有些人,没有人,其他人,任何,每一个,任何一个,有些。例如:“一个人”有可能会在事实不全的情况下就表示同意。不特定的第三人称在学术型文章中十分常见,包括:作者,读者,个人,学生,导师,人们,女人,男人,孩子,研究者,科学家,作者们,专家们。例如:“虽然需要面对很多挑战,“研究者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结论。”

4注意单复数的使用。作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用第三人称进行写作时,往往在需要用单数的时候写成了复数形式。通常是在想要避免使用特定性别的“他”或“她”时,会错误地使用“他们”来作为替代。例如:注意下面两句话的区别,第一句是错的,第二句是对的:错误示例:证人希望匿名举证。“他们”害怕如果“他们的”名字曝光了,会因此受到伤害。正确示范:证人希望匿名举证,“他/她”害怕如果“他的/她的”名字曝光了,会因此受到伤害。方法 2 的 5:用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进行写作

1避免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称。只有对话中才能出现第一人称例如“我”和“我们”。同样的,第二人称“你们”也是一样。不要在叙述性和描述性的语句中出现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例如:下面两个例子中,第一句是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的正确用法,第二句是错误示范。正确示例:鲍勃对艾丽卡说:“我觉得这太可怕了,你怎么看?”错误示例:我觉得这太可怕了,鲍勃和艾丽卡也这么觉得,你怎么看?

2将关注点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切换。当使用全知视角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时,事情是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身上的,而不是按照同一个角色的思路、行动和语言进行叙述的。例如,一个故事里包括四个主要角色:威廉、鲍勃、艾丽卡和萨曼莎。叙述时要包括每个角色的思想和行动,从不同的方面来展开叙述。这些叙述可能会在同一个章节,或者同一段描述当中一起出现。例如:威廉觉得艾丽卡在撒谎,但是他还是希望她这么做是有理由的。另一方面,萨曼莎知道艾丽卡是在撒谎,觉得托尼总是把别的女孩往好处想,感到十分嫉妒。

3把所有该说的信息都表达出来。采用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时,在叙述上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任何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思想都可以随时在写出来。在某种意义上,用全知视角讲故事的作者就像是故事里的上帝。作者知道任何角色在任何时刻的心理活动,可以随时深入到任何一个角色内心。随着内心活动的发展,作者可以通过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的发展或者背景。学会收放自如。作者可以描述他想提供的任何信息,但是逐步抽茧剥丝效果可能会更好。例如,如果角色设置有一些神秘的行为,那么在解释他的真实动机之前,没有必要描述他的内心真实活动。方法 3 的 5:用限知视角第三人称进行写作

1选择一个角色,用他的视角进行叙述。在利用限知视角进行写作时,作者知道这个角色的行为、思想、感受和信仰,但是这只对单独的那一个角色有效。在整本书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其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对于作者来说仍然是未知的,叙述的视角不能在角色之间来回切换。

2从外部视角叙述角色的行为和思想。虽然重点是放在某一个角色身上的,但是作者还是需要把这个角色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换句话说,不要在对话以外的字句里使用类似于“我”,“我的”,“我们”,“我们的”这样的第一人称。主要角色的思想和感受对于作者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能让这个角色充当叙述者的角色。正确示例:“跟男朋友吵了一架之后,蒂芙尼感觉十分糟糕。”正确示例:“蒂芙尼想:跟男朋友吵了一架之后,我感觉很糟糕。”错误示例:“跟男朋友吵了一架之后我感觉很糟糕。”

3把焦点放在角色的行为和语言上,而不是思想和感情上。作者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其他角色内心活动的读者。作者可以提供一些对于其他角色内心活动的猜测,但是这个猜测必须是以主角的视角给出的。正确示例:“蒂芙尼感觉很糟糕,但是根据卡尔的表情,她觉得他的感受也不会比她好。”错误示例:“蒂芙尼感觉很糟糕,但是她不知道卡尔感觉更不好。”

4不要提供那些主角也不知道的信息。不要在角色之间跳来跳去,即使是其他角色的行为也应该用主角的视角去看。正确示例:“蒂芙尼从窗口看出去,看到卡尔走到她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错误示例:“蒂芙尼刚离开房间,卡尔就仿佛解脱一般叹了口气。”方法 4 的 5:用客观视角的第三人称进行写作

1追踪不同角色的行为。使用客观视角的第三人称进行写作时,作者可以在故事的任何时候描述任何角色的语言和行为。[3]X研究来源不需要专注在一个单独的角色身上。作者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跳跃,需要的话,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进行叙述。在叙述语句中不要使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二人称“你”,第一和第二人称只在对话中出现。

2不要直接进入角色的思想中。客观视角的第三人称应当客观公正地描述每一个角色。设想自己是一个透明的旁观者,可以看到故事中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和语言。但是你不是全知者,看不到角色的思想和感受。你只能看到每个角色的行为表现。正确示例:“下课后,格拉哈姆迅速离开了教室,冲回寝室。”错误示例:“下课后,格拉哈姆迅速离开了教室,冲回寝室。这场讲座让他感到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对任何一个路人泄愤。”

3描述,但是不要讲述。客观视角的第三人称作者不能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外在的观察暗示角色的心理活动。正确示例:“当发现没有人在看着她了的时候,伊莎贝尔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错误示例:“伊莎贝尔不愿意当着众人面哭泣,但是她已经完全心碎了,所以当独自一人时就无法控制流泪了。”

4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作者的身份是记录者,而不是评论者。把结论留给读者自己完成。作者只需要描述角色的行为,不需要分析和解释。正确示例:“尤兰达坐下前检查了三遍自己的肩膀。”错误示例:“这看上去很奇怪,尤兰达坐下之前检查了三遍肩膀,这个强迫症的行为暗示了她的偏执状态。”方法 5 的 5:利用分段限知视角的第三人称进行写作

1在角色之间跳来跳去。采用分段限知视角的第三人称时,需要通过不同的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写作。作者可能在好几个主角的思想和视角之间进行变换。例如,爱情故事中可能跟随两个主角凯文和菲利希亚的不同视角推进情节发展,作者可能会在故事的不同阶段描述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可能会出现其中的一个角色比其他的更重要的现象,但是故事中,所有的主角都会被关注到。

2每次只用其中一个角色的视角进行叙述。虽然故事中会出现不同的视角,但是每次叙述只关注在其中一个角色身上。在同一段叙述中不能出现多个视角。只有当其中一个视角的叙述结束后,另一个视角才能开启,这两段不能混淆在一起。错误示例:“凯文对菲利希亚一见倾心,但是菲利希亚却觉得凯文不可信。”

3注意在转变视角时尽量平滑一些。[4]X研究来源 虽然作者可以在不同的视角间进行转换,但是过于频繁而生硬的转换会让叙述变得很难理解。在一本小说长度的作品中,在开始新章节或一章告一段落的部分进行视角转换是比较合适的。作者需要在一段叙述开始时就阐明叙述的视角,最好在第一句时就说明,不然读者可能要花费一些时间进行猜测。正确示例:“菲利希亚虽然不想承认这一点,但是凯文留在她家门口的玫瑰花给她带来了惊喜。”错误示例:“留在家门口的玫瑰花是一个不错的惊喜。”

4要明确什么人知道什么事。虽然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色视角获取信息,但是不同的角色知道的事情是不同的。有些角色并不了解其他角色所知道的事。例如,凯文和菲利希亚的朋友进行了一次谈话,了解菲利希亚对他的感觉,但是菲利希亚本人并不知道这场谈话的内容,除非她当时也在场,或者凯文或她的朋友向她描述了这段对话。

声明:①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实用性请自行考量,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请知悉。②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