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
这是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在登临文峰塔后感慨良多而欣然题写的诗篇。文峰塔(又名天宁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至今已千年有余。因其上大下小的独特造型,为安阳人所津津乐道,常作为向外地人“炫耀”的谈资。
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五层八面。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卜承塔身。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再加上塔身下部8根盘龙柱之间极其精美的佛教故事浮雕,无怪乎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赞叹有加。塔西有湖,一桥居中。临塔观湖,似见虹卧碧水;当桥望塔,影如梦笔生华。若干文峰立交桥东眺,或有佛光普照、紫气东来之意。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高大的文峰塔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微风吹过,塔角上的风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走到塔顶,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亮丽的霓虹灯像星星一样围在月亮似的塔边,陡峭的楼梯变成了一道风景线,美丽而又壮观的文峰塔又沉沉的入睡了……
文峰塔
我的家乡在安阳,这里有座奇特的塔叫“文峰塔”
文峰塔屹立在安阳市中区繁华的商业街文峰大道上,像一位和蔼可亲、历经沧桑的老人端坐在闹市中,安静地、慈祥地注视着从它脚下驶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和匆忙赶路的人们。
文峰塔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是金棕色的,一共有五层八面,它的塔顶被称为“塔刹”,每个塔角都挂着小铃铛。文峰塔的奇特在于,塔身是上宽下窄,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呈伞状。它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雪,经过多次的改朝换代,经过枪林弹雨,经过自然灾害,还是坚固地矗立在城市中央。
春天,当柳树姐姐抽出嫩绿的枝条时,文峰塔上活泼的小铃铛随着柳树姐姐轻柔的舞蹈,也轻歌漫舞起来;夏天,当荷花妹妹绽开了粉红色的笑脸时,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文峰塔,小铃铛为风阿姨唱起了动听的歌;秋天,当秋雨为文峰塔洗去尘土时,文峰塔像文静的小姑娘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冬天,当雪花飘落在文峰塔的肩膀上时,文峰塔穿上了雪白的衣裳,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清晨的文峰塔在薄雾轻烟的笼罩下,像一位优雅的仙子披着轻柔的薄纱,在朝霞的映照下,为人间散下爱心。
我最喜欢晚上的文峰塔,它发出淡黄色温馨的灯光,就象童话里的梦幻仙境,为晚归的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景色。文峰塔是我们安阳的象征,它巍峨壮丽,一年四季景色宜人,人们都喜欢它。
安阳文峰塔作文
塔作为中国一种古代建筑,其实是佛教的产物,我国建塔是从佛教传入后开始的。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所创立,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徒把他的骨灰分散保存在各地兴建的“率堵坡”里。堵坡就是坟,就是在一个台基上,修起半圆形的坟冢,加上一个顶尖。佛教传入我国后,我国古人借鉴了印度墓塔的建筑形式,结合中国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新建筑——塔。  塔最早是佛教徒用来供奉佛的“舍利”,后来用于供奉佛像或经卷。供奉佛“舍利”的塔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们辟邪、祈运的风水塔了,这种塔叫做“文昌塔”。后来人们认为塔在“巽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初期直呼“文风塔”, 其后又名“文峰塔”。  根据相关研究,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意,一般高七层、九层、十一层、十三层,奇数为阳数,这种心理暗示来自文昌帝君。相传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所以我国古代书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时,也供奉文昌帝君。古人建造文昌塔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当地文峰的不足,从而可以使得当地多出文人才子。正如《阳宅三要》所说:“凡都省府厅州县,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申、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因此,塔在风水中的主要作用,一是由于塔作为降妖除魔的佛教建筑,因此塔常常被用于风水中的镇物,“宝塔镇河妖”就是一说;二是由于塔顶形如尖锥,类似笔锋,有时便被比附成文笔,美化风景以起振兴地方文运之用。  《河洛先克吉凶断》曰:“一白水,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聪明智慧男子,四绿木,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联芳。”《紫白诀》曰:“四一同宫,准发科名之显”。“四绿为文昌之神,职司禄位;一白为官星之应,主宰文章。还宫复位固佳,交互叠逢亦美”。堪舆学家沈竹仍先生也说:“塔呈挺秀之形名曰文笔。在飞星一四方当运主科名,失运亦主文秀。”可见,文峰塔是各地方为了自己的家乡多出秀才名人而建造的,而以前学子科考之前,必拜祭文峰塔,以祈求自己获得好运,科甲题名。  文峰塔一般都建在城镇村庄的东南方,即后天八卦中的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像风:“随风,巽”。疏曰:“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玄机赋》曰:“坎元生气,得巽木而附宠联欢”,“名扬科甲,贪狼在巽宫”。《经》云:“丙午丁秀拔,独占乎魁元。”古诗有云:“风水名塔起巽宫,自此状元连年出,皆因耸起文笔峰。”  文峰塔,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镇,作为人文景观,对乡村、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阳宅三要》云:“凡都省、府庭、州县、场市,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修高塔,皆为文笔。”文峰塔通常位居水口,乃一邑一郡一乡水门之华表。  文峰塔是古代哲人为使当地文脉发达、人才辈出,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是一座具有纪念性和艺术性双重意义的精神建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是儒家用来兴文运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儒、释及道家思想融合的重要体现。文峰塔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塔建筑设计、布局的审美,注重塔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或协调,形成了一种天、地、人有机联系的建筑文化生态系统,是《周易》和谐智慧在建筑物上的直接反映。因此,文峰塔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很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
家乡的文峰塔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了文峰塔。文峰塔位于安阳市中心,创建与隋代仁寿初年(公元60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石碑上有佛教泰斗赵朴初老先生写的一首赞美文峰塔的诗“层伞高擎su堵波,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文峰塔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1.上宽下窄。这在国内绝无仅有。 2.用砖头和木头建成,刻的浮雕精美,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面貌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3.站在塔顶,可以鸟瞰安阳市市区繁华的场景。此塔在天宁寺内,故名天宁寺塔,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府(安阳)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在正门上写了“文峰耸立”四个字,意思是希望我们安阳多出名人,像这座塔一样高高耸立。我们安阳人便亲切的称它为文峰塔。
文峰塔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文峰塔整体分3层,最底层是塔基,塔基是由七层砖头砌成的,象征着佛教的莲花宝座。七层莲花石座,方圆十二丈,八角塔身,八根盘龙柱,八面还都有刻着佛祖故事的浮雕,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佛塔越往上越大,就像一把撑开的伞,每层出檐的斗拱也不相同。 最高层是塔刹,高9.8米,形状像一个宝葫芦,大体和北海公园的小白塔相仿。
我们先从正门登塔,里面的台阶有高有低,只能容一人通过。我们一边登一边数台阶,刚上到一半就累的气喘吁吁,等数到八十一个台阶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塔顶。后来,导游阿姨说,八十一个台阶象征着佛教里的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登过了八十一个台阶,就等于经过了八十一难,像唐僧师徒一样,修成了正果。我站在平台上,俯视安阳市区,安阳市真美呀!西边的立交桥像一条红丝带。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变得像手掌一样大小,走的像乌龟爬一样慢,可有意思了!东面有一幢幢高楼。北面是安阳的民居,规划的整整齐齐。南面是一个水库,微风吹过,水面便荡起一圈圈波纹。
多么美丽的安阳啊!多么美丽的家乡啊!
文峰塔作文200字
文峰塔是一座古老的塔,它在安阳市中区,它是安阳的标志性建筑物。它矗立在繁华地商业街上,闹中取静。
文峰塔是金棕色的,上宽下窄,一共有五层八面,它的塔顶被称为“塔刹”,每个塔角都挂着一个小铃铛,当微风轻轻地摸着文峰塔时,这些小铃铛就唱起了清脆的歌。
中午,川流不息的车辆(汽车)从文峰塔的脚下驶过,文峰塔安静地注视(看)着来来往往匆忙的人们(行人)。
晚上,文峰塔发出橘黄色温馨的灯光,就象童话中仙境,为晚归的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文峰塔巍峨壮丽,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去观赏。

声明:①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实用性请自行考量,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请知悉。②本站所有图文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